纳税人识别号是登记号吗?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看到了纳税人识别号和登记号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上,纳税人识别号到底是不是登记号,这对我准确填报税务信息很重要。
展开


纳税人识别号和登记号在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关系。 纳税人识别号,通俗来讲,就是税务部门给每个纳税人编的一个唯一的“身份证号码”。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个人,只要涉及到纳税,就会有这个识别号。它是用于在税务系统里准确识别和管理纳税人的重要标识。 而登记号一般指的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在过去,企业等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机关会核发税务登记证,上面标注有登记号。不过,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从2015年10月1日起,我国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也就是说,在“三证合一”之后,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就是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而不再是过去单独的税务登记证上的登记号。 对于个体工商户等其他纳税人,如果没有纳入“多证合一”改革范围,可能仍保留着原来的税务登记号作为纳税人识别号。所以,不能简单地说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登记号,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登记制度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