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识别号是否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看到有纳税人识别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想了解下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又该怎么区分使用呢?
展开


纳税人识别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一定情况下是等同的,但也存在不同的情况。 纳税人识别号,简单来说,就是税务部门按照规则给企业、单位和个人等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号,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纳税人在税务领域的‘身份证号’,方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管理和税务信息的记录、查询等操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登记管理部门为法人和其他组织赋予的身份识别号码。它整合了之前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等多种代码,旨在实现‘一照一码’,也就是营业执照上只显示这一个代码,方便企业等组织在办理各类事务时使用同一个代码,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的统一性。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已办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的市场主体,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纳税人识别号。比如,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后,领取的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税务申报等事项中就作为纳税人识别号来使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的公告》,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纳税人识别号使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然而,对于未办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不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自然人纳税人,他们的纳税人识别号有其他的编码规则。个体工商户可能使用其业主的身份证件号码作为纳税人识别号;自然人纳税人则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