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礼让行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我开车的时候,经常遇到行人过马路,有时候不太确定自己让没让行人算不算符合规定。想知道不礼让行人在法律上的判断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比如在不同车道、不同交通状况下,怎样算不礼让行人,心里有个底,避免被处罚。
展开


不礼让行人,简单来说,就是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让行。这一行为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行人的生命安全,还违反了交通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礼让行人的判断标准。当行人已经在人行横道上,且所在车道车辆与行人距离较近时,此时车辆没有停车让行,就算不礼让行人。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处,绿灯亮起行人进入人行横道,机动车没有停车让行,也是不礼让行人的表现。而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道路上,行人步入人行横道,车辆未主动避让,同样属于不礼让行人。 一般来说,交警部门在执法时,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视频等手段来认定是否存在不礼让行人的行为。一旦被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还会对不礼让行人的行为进行记分处理,通常是记3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