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破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公司企业破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破产。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简单说,就是企业还不上钱,通过法律程序来处理债务问题。比如,一家企业欠了很多外债,到期了却没有钱还,就可能面临破产情况。 《企业破产法》规定了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破产清算三大基本制度 。破产清算就是对没有挽救价值的企业,进行资产清查、处置,让所有债权人公平受偿,然后注销企业,使其退出市场。比如一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且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就可能会进行破产清算。破产和解是债务人出现破产原因后,由债务人提出和解申请并拿出和解协议草案,经债权人会议表决并经法院许可,来解决债权债务问题。比如企业和债权人协商,看能不能达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破产重整是针对已经出现破产原因但还有挽救希望与价值的企业,通过调整经营方案、引入投资人等手段,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恢复偿债能力,避免企业破产。像一些有核心技术但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就可能适合破产重整。 关于破产申请,《企业破产法》第七条规定,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即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如果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另外,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当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债务人提出申请的,还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 总之,《企业破产法》对公司企业破产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规定,保障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