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离婚有什么新政策?


2024年离婚政策方面,并没有全新的大幅变动,主要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首先是离婚条件。如果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意味着他们商量好了都愿意离,这种情况下可以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但申请后有30天冷静期,这期间任何一方反悔不想离了,都能撤回申请。要是冷静期过了,双方还坚持离婚,那就可以去领离婚证。要是一方想离另一方不想离,想离婚的一方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审理时,会先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比如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情况,调解无效就会判离。 接着说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是平均分割的。像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挣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还有生产经营赚的钱等,以及通过继承或受赠等方式明确属于夫妻共同的财产,离婚时先由双方商量着分,要是商量不好,法院会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而一方的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等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还是归这一方。对于夫妻共同债务,通常共同承担,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共同财产不够还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商量怎么还;商量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最后是子女抚养权问题。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况除外。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教育背景、子女的意愿等,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子女,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就是夫妻在结婚后到离婚或者一方死亡之前,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 夫妻共同债务:指的是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