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转移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婚后财产转移的手续办理情况,需要根据财产的类型以及转移的方式来确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婚后财产的概念。婚后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任何一方所得的各种财产。不过,婚后财产并不完全等同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就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如果是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一般需要夫妻双方都同意。以房产转移为例,通常要先签订房产转移合同,合同里要写清楚双方的信息、房产的具体情况、转移的价格等内容。接着,双方要携带身份证、结婚证、房产证、转移合同等材料,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手续。登记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进行产权变更登记,这样房产转移手续就完成了。这一流程依据的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 要是转移的是车辆这种财产,首先要签订车辆买卖合同,然后买卖双方要准备好身份证、车辆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书等材料,到当地的车辆管理所办理过户手续。车辆管理所会对车辆进行查验,核实相关信息后办理转移登记。 对于银行存款的转移,如果是夫妻一方将自己名下的个人存款转移,直接通过银行的转账等方式操作就行。但要是转移夫妻共同存款,最好经过另一方同意。不然,在离婚等情况下,未经对方同意转移共同存款可能会被认定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有权要求分割该部分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