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轻伤后,打人者会怎么判刑以及需要赔偿大概多少钱?


被打轻伤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两个方面,以下为您详细解答: **一、关于判刑** 在我国,故意打人致轻伤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过,具体的判刑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 - **案件起因**:如果是因一些琐事引发的冲突导致他人轻伤,与有预谋地故意伤害他人相比,在判刑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双方因邻里纠纷一时冲动发生打斗致一方轻伤,与一方蓄意报复伤害另一方致轻伤,前者的量刑可能相对较轻。 - **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若被害人在事件中存在一定过错,比如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那么打人者的判刑可能会适当减轻。例如,被害人先对打人者进行挑衅、侮辱,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并被打成轻伤,这种情况下打人者的量刑可能会考虑被害人的过错因素。 - **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如果被告人的近亲属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表明被告人一方有一定的悔罪态度和配合司法的表现,在判刑时可能会作为从轻情节考虑。 - **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悔罪态度**:被告人平时一贯表现良好,且在事后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恨,积极采取措施弥补过错,如主动向被害人道歉、积极赔偿等,法院在量刑时也会予以考虑。 - **赔偿情况及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打人者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并取得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谅解,这在量刑时通常会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例如,打人者在案发后积极筹集资金赔偿被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被害人出具了谅解书,法院可能会对打人者从轻判处。 **二、关于赔偿金额** 赔偿金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具体数值,而是要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失来确定。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具体赔偿项目解释如下: - **医疗费**:指被害人因受伤而接受治疗所花费的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等。例如,被害人因轻伤住院治疗,期间产生的各种医疗费用单据的总和就是打人者需要赔偿的医疗费数额。 - **误工费**:如果被害人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那么打人者需要赔偿被害人因此而减少的收入。误工费的计算一般根据被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比如,被害人是一名上班族,因伤请假休息了一个月,那么这一个月的工资损失就是误工费的赔偿范围。 - **护理费**:如果被害人在受伤期间需要他人护理,打人者需要支付相应的护理费用。护理费的计算一般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例如,被害人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聘请了专业护工进行护理,每天的护工费用乘以护理天数就是护理费的赔偿数额。 - **交通费**:指被害人因就医、复查等产生的交通费用,包括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救护车等的费用。例如,被害人因受伤需要多次前往医院进行复查,每次往返的打车费用累计起来就是交通费的赔偿金额。 - **住院伙食补助费**:被害人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用,一般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例如,当地规定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为每天100元,被害人住院10天,那么住院伙食补助费就是1000元。 - **营养费**:根据被害人的伤情和康复需要,适当赔偿营养费。营养费的数额一般由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医疗机构建议被害人加强营养,每天补充一定的营养剂,购买营养剂的费用就是营养费的一部分。 - **残疾赔偿金(如果构成残疾)**:需要根据被害人的伤残等级、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进行计算。例如,经过鉴定被害人构成十级伤残,按照当地的赔偿标准,计算出相应的残疾赔偿金数额。 总体而言,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具体案件中被害人的实际损失情况进行计算,可能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在实际处理中,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赔偿金额,也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由法院进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