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加妨碍公务会怎么判刑?


寻衅滋事加妨碍公务的判刑需要依据具体犯罪情节,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来确定。 首先,妨害公务罪法定量刑幅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其指的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特定行为,比如在执法人员执行任务时,使用暴力手段阻止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多种构成此罪的情形,像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等。 寻衅滋事罪法定量刑幅度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寻衅滋事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当一个人同时构成这两个罪时,数罪并罚。如果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在实际判决中,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犯罪行为的手段是否恶劣、造成的危害后果是否严重、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 。若犯罪手段特别残忍,造成人员重伤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主观恶性又大,那么量刑会相对较重;反之,若犯罪人有自首情节,主动交代犯罪事实,或者有立功表现,比如协助警方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等,可能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关概念: 数罪并罚:就是一个人犯了多个罪,法院会把这些罪综合起来,按照一定规则确定最终要执行的刑罚。 寻衅滋事罪: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其他地方,通过随意打人、抢东西、闹事等行为,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的犯罪。 妨害公务罪:是用暴力、威胁等办法,阻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依法执行职务的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