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微信冒充行骗造谣会构成什么罪?

我在微信上发现有人冒充他人进行行骗和造谣,这让我很气愤,也担心其他人会上当受骗。我想知道这种在微信上冒充别人行骗造谣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到底会构成什么罪呢?
展开 view-more
  • #微信行骗
  • #微信造谣
  • #诈骗罪
  • #寻衅滋事罪
  • #诽谤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微信冒充行骗造谣可能涉及多种罪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若冒充他人进行行骗,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骗子在微信上冒充你的朋友,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借钱为由,骗走你一定数额的钱财,就可能构成此罪。 其次,关于造谣的情况,如果是故意编造虚假的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比如,有人在微信上编造并散布某商场发生严重火灾的虚假信息,引起大量人员恐慌,导致商场周边秩序混乱,就可能触犯此罪。 另外,如果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例如,在微信上编造虚假事实恶意诋毁他人名誉,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等严重后果,就可能构成诽谤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