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中被司法冻结了该怎么办?
我和别人有民事纠纷,现在我的账户被司法冻结了。我不太清楚这个司法冻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我想了解司法冻结的原因、期限,还有我能采取什么办法解除冻结,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帮我解答一下。
展开


在民事纠纷中,司法冻结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措施。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司法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审理或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比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等。通俗来讲,就是法院让你的部分财产暂时不能随意动用,就像给财产上了一把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所以,司法冻结通常是应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实施的。 司法冻结是有期限的。依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不过,申请执行人可以在期限届满前申请延长期限,法院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如果你在民事纠纷中被司法冻结了财产,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及时了解冻结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可以联系作出冻结裁定的法院,询问相关事宜。如果认为冻结存在错误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你可以向法院提出复议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此外,你还可以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尝试达成和解协议,如履行相关义务或者提供其他担保等,争取让对方申请解除冻结。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