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无效还没生效时遇到侵权诉讼该怎么办?


当专利处于无效宣告程序且还未生效,同时又遇到侵权诉讼时,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专利无效宣告的概念。专利无效宣告是指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这就好比一个产品被贴上了合格标签,但有人认为这个标签贴错了,就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重新审查这个标签是否合理。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侵权诉讼,依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在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期间,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中止侵权诉讼的审理。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案件的审理必须以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结果为依据,而该审查结果尚未作出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诉讼。这是因为专利是否有效是判定侵权是否成立的基础,如果专利最终被宣告无效,那么侵权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专利权人来说,如果觉得自己的专利稳定性比较高,有很大的可能不会被宣告无效,那么可以向法院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理由,请求法院继续审理侵权诉讼案件。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的证明材料,以及之前该专利在市场上的实施情况、取得的经济效益等。通过这些证据向法院表明,该专利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侵权诉讼可以继续进行。 而对于被控侵权人来说,如果认为该专利很可能会被宣告无效,也可以向法院提出中止诉讼的请求,并积极参与专利无效宣告程序,提供能够证明该专利不符合授权条件的证据。比如,如果能证明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在申请日之前已经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在国内公开使用过,那么该专利就可能因为不具备新颖性而被宣告无效。 此外,双方当事人还需要关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进展情况。一旦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了决定,如果对该决定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专利无效宣告的最终结果会对侵权诉讼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及时了解并应对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在专利无效还没生效遇到侵权诉讼时,双方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