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在什么情况下不再是个体工商户?
我自己经营着一家个体工商户,最近听到一些同行说可能会有不再是个体工商户的情况。我有点担心自己的店也会遇到这种问题,所以想了解下,到底在哪些情况下,个体工商户就不再是个体工商户了呢?
展开


个体工商户不再是个体工商户,通常涉及到几种情形,下面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是个体工商户主动申请注销登记。当个体工商户决定停止经营活动时,可以主动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比如,店主因为个人原因,像要转行去做其他生意,或者是打算退休不再继续经营,就可以按照规定程序申请注销,完成注销后,该个体工商户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个体工商户被登记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这往往是因为个体工商户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个体工商户提交虚假材料骗取注册登记,或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登记机关可以吊销营业执照。还有,个体工商户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也会被吊销营业执照。一旦营业执照被吊销,个体工商户也就不能再以原身份继续经营。 另外,个体工商户转变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情况。当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等其他组织形式时,就不再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存在。比如个体工商户觉得业务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更规范的管理,于是决定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这种情况下,经过相关的变更登记手续后,其法律主体性质发生了改变,不再属于个体工商户的范畴。 综上所述,个体工商户在主动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转变组织形式等情况下,就不再是个体工商户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