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在什么情况下不用报税?
我是个个体工商户,一直都按规定报税。最近听说有些情况下个体工商户不用报税,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况。想问问,在咱们国家的法律里,个体工商户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不用报税呢?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报税的基本概念。报税就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通常涉及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如果个体工商户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且符合这个标准,在增值税方面就可能不用缴纳税款,但仍需要进行零申报。零申报就是在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收入等数据填零后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另外,从个人所得税角度来看,如果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没有达到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标准,也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如果经过计算后应纳税所得额为零或者负数,那么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也不用缴纳税款。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不用缴纳税款并不等同于不用报税。即使符合上述免税情况,个体工商户也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纳税申报,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等有关纳税资料。否则,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如罚款、加收滞纳金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