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最后的判决结果是由谁来确定的?
最近了解到一些诈骗相关的事情,对诈骗案件最后的判决很好奇。想知道到底是谁来决定诈骗犯最终怎么判呀?是警察、检察官,还是其他什么机构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判定主体以及背后的依据。
展开


在我国,诈骗最后怎么判是由人民法院来确定的。 首先,要明白不同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中的职责。公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调查、扣押、实施逮捕以及预审等工作,简单说就是去收集证据、抓捕嫌疑人等,把案件情况搞清楚。人民检察院负责检察、批准逮捕、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侦查以及提起公诉等,就是审查公安机关提交的案件材料,决定是否要向法院起诉,并且在法庭上指控犯罪嫌疑人。 而人民法院的职责就是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审判权力。第十二条也强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这就从法律层面确定了法院在判定犯罪以及量刑方面的权威性。 法院会依照法定程序,对诈骗案件进行全面深入审查。在审理过程中,会仔细查看证据是否确凿、充分。只有证据能证明被告人确实实施了诈骗行为,才会做出有罪判决,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量刑。比如,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总之,法院是基于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来决定诈骗最终的判决结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