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年诉讼时效已过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呢?
我有个欠款纠纷,当时没在意,现在发现已经过了三年诉讼时效。但我听说过了时效也能去法院起诉,不太明白这是为啥。想了解下,明明时效过了,为啥还能起诉,起诉后会有啥结果呢?
展开


在法律里,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通俗来讲,就是你有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去法院告别人,要是过了这个时间,可能会对你维权有点不利。 而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里说的诉讼时效,主要影响的是胜诉权,而不是起诉权。也就是说,即使三年诉讼时效过了,你依然可以去法院起诉。 起诉权是每个公民和组织的基本权利,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都会受理案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满足这些条件,法院就会立案。 不过,当诉讼时效过了,如果被告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法院经审查属实后,可能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但要是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是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进行裁判的。这就意味着,即便过了诉讼时效,只要被告没提这个事儿,你还是有机会赢得官司的。所以,诉讼时效过了依然能起诉,只是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