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是如何细分的?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量刑标准细分情况: **一、犯罪构成及相关解释** - **客体方面**: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比如,故意砸毁他人的汽车(动产)或者房屋(不动产),就可能涉及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 - **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例如,多次故意破坏他人店铺的商品,且损失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或者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等情况。 - **主体方面**: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比如因个人恩怨故意烧毁他人的庄稼,就是出于故意毁坏的主观心态。 **二、立案追诉标准** 如果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会立案追诉: - 导致公私财物损失超过五千元的。例如,故意破坏他人价值六千元的机器设备。 - 毁坏公私财物超过三次的。比如,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三次故意破坏他人的财物,即使每次损失金额不大,也可能构成犯罪。 - 纠集超过三个人,公然毁坏财物的。例如,召集四人一起公然砸毁他人的摊位。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比如,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急需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等。 **三、量刑标准细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 -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一般指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 -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指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万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