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结束后上诉期间是否可以执行?
我有个官司一审刚结束,我对判决结果不太满意,打算上诉。但我不太清楚在上诉期间,一审的判决会不会开始执行。我担心如果执行了,之后二审改判会很麻烦,所以想问问一审结束后上诉期间到底可不可以执行呢?
展开


在一审结束后的上诉期间,判决是否可以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才具有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在上诉期间内,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这意味着在上诉期间,如果当事人依法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就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原则上是不能立即执行的。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给当事人一个寻求更公正裁判的机会。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案件,比如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也就是说,即便在上诉期间,符合条件的这类案件可以不等到判决生效就先执行一部分。先予执行是为了满足当事人的生活急需,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先予执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等。 此外,如果是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而对于其他刑事判决,在上诉期间一般也是不执行的,要等判决生效。但如果是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上诉期间也不停止判决的执行,不过会有严格的复核程序来保障判决的正确性。 总之,一审结束后上诉期间,大多数情况下一审判决是不执行的,但特殊案件可能会有不同处理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