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相等吗?
我在做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时,对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这两个概念有点迷糊。我不太清楚它们在法律规定或者财务规范里是不是相等的。想知道在法律层面对于这两者有没有明确界定,它们到底一不一样呢?
展开


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通常是不相等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 营业利润,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是用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损失为负)、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为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为负)后的金额。公式可以表示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投资损失)+ 净敞口套期收益( - 净敞口套期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 - 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则是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再考虑营业外收支后的结果。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比如政府补助、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如罚款支出、非常损失等。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从上述概念和公式可以看出,由于利润总额包含了营业外收支,而营业利润不包含,所以一般情况下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是不相等的,只有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都为零的时候,两者才会相等,但这种情况在实际企业经营中比较少见。这一界定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都需要按照准则的要求准确计算和列示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