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被判缓刑后还需要被关进去吗
之前因为一些事被取保候审了,现在法院判了缓刑。心里一直不踏实,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到底还用不用再被关进去。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要是在缓刑期间做了某些事,会不会又被关进去呀?
展开


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后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遵守相关规定,是不需要再被关进去服刑的。 首先,解释一下取保候审和缓刑这两个概念。取保候审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对一些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让他们通过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等方式,保证不逃避或妨碍诉讼活动,暂时不用被关押的一种强制手段。缓刑呢,则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规定的考验期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些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不过,在缓刑期间要严格遵守规定。根据法律要求,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要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可能面临缓刑被撤销的后果,一旦缓刑被撤销,就需要执行原判刑罚,也就可能会被关进去。 此外,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例如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附加罚金2000元,那么在缓刑期间虽然不用坐牢,但这2000元罚金还是要交的。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特定方式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诉讼,暂时不关押的强制手段。 缓刑: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规定考验期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