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10个小时可以开车吗
晚上跟朋友聚餐喝了点酒,现在距离喝酒过去了10个小时,早上着急去上班开车,又怕被查出酒驾或者不安全,想知道喝完酒10个小时到底能不能开车,要是开车了会面临什么后果,有没有准确判断能不能开车的办法 。
展开


喝完酒10个小时是否可以开车,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要明白酒驾的判定标准。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即属于饮酒驾车;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内进行代谢。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内代谢酒精的酶的活力也不一样,这就导致酒精在人体内代谢或分解的速度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每小时只能代谢大约10 - 15毫升酒精 。如果饮酒量较少,比如只喝了一瓶左右的啤酒,且个人酒精代谢能力较强,10个小时后,体内的酒精可能已经代谢得差不多了,经过检测如果血液酒精含量未达到酒驾标准,此时开车理论上是可以的。 然而,如果饮酒量较多,比如喝了四五瓶啤酒或者一定量的白酒,即便过了10个小时,体内可能仍有较多酒精残留,血液酒精含量很可能还处于酒驾甚至醉驾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开车就非常危险,并且一旦被交警查处,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所以,为了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在喝完酒10个小时后,不确定自己体内酒精是否代谢完毕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开车。可以使用酒精测试仪进行检测,或者尽量等待24小时后再开车,以确保安全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