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是否还能够查到房产信息?


离婚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查到房产信息的。 首先要明确,房产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内容,未经合法程序不能随意查询。 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如果是原告方,有权请求调查被告名下的财产状况。但不是直接去查,而是要按法律程序,向法庭提出申请,由法庭进行核实。这是因为依据相关法律,当事人有义务为自己的诉求提供证据材料,但要是因为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等原因无法获取所需证据,就可以向法庭提出申请,让法庭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取证工作。比如《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如果已经离婚判决生效了,若存在离婚判决对财产分割不全面、不清楚,或者一方有隐匿、转移财产行为的情况,另一方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查询财产。具体做法是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凭借调查令向相关的房产管理部门等单位查询财产信息。一旦发现新的财产线索,还能再次提起诉讼,要求对新发现的财产进行分割。像《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另外,如果是协议离婚,在协议过程中双方是意思自治,通常没有权利去查对方名下财产状况。不过要是委托了律师,律师可以查询对方名下车辆及房屋信息。 总之,离婚后能否查询房产信息以及如何查询,要依据具体情况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相关概念: 意思自治:简单说就是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自己的事务,在协议离婚中,双方自愿达成的《离婚协议》就是意思自治的体现,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按照协议来处理财产分割等问题。 调查令:是由法院签发给申请人,用于向相关单位或个人调查特定事项的法律文书,拿着这个文书,被授权的人才能去相关地方查询规定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