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转出去才发现被骗了能追回吗


钱转出去才发现被骗了,是有追回的可能的。 首先要明白,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说,就是骗子通过欺骗手段让你自愿把钱交出去。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所以当发现钱转出去被骗后,要马上行动。 第一步就是及时报警。立即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要尽可能详细地跟警察说明被骗的经过,比如在什么平台认识的骗子,骗子是以什么理由让你转账等等,同时提供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证据和信息,像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这些证据对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追踪资金流向非常关键。 第二步是联系银行。及时联系自己转账的银行,告知银行自己遭遇了诈骗。银行在核实情况后,有可能帮助冻结被骗款项所在的账户,这样能防止骗子把钱再转走,为后续追回资金创造条件。 第三步是收集证据。除了前面提到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要是还有通话录音、视频等与被骗有关的证据,都收集起来。证据越充分,警方调查就越顺利,我们追回被骗款项的机会也就越大。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也就是说,要是警方成功侦破案件,追回了财物,会按照规定返还给被害人。 不过,能否成功追回被骗的钱,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骗子转移资金的速度、警方侦破案件的效率等,但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就会增加追回的可能性。 相关概念: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事诉讼法: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规定了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