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智障人的刑事责任?
我家里有个智障的亲戚,最近出了点事,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对于智障人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认定的,不知道依据什么来判断他需不需要承担责任,承担多大的责任,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认定方式和标准。
展开


在法律领域,认定智障人的刑事责任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智障人”在法律上一般对应为精神病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意味着判断智障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辨认能力的认定,就是看智障人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比如,一个严重智障的人,可能根本不明白自己实施的某种暴力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就缺乏辨认能力。而控制能力则是指智障人是否能够自主地决定是否实施某种行为。例如,有些智障人可能因为病情导致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从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智障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的鉴定。通常会由专业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组织相关的专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智障人的精神状态、智力水平、辨认和控制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鉴定。只有经过这样严格的鉴定程序得出的结果,才能作为判断其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程度刑事责任的依据。 如果鉴定结果表明智障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具有部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那么根据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智障人的特殊情况。 总之,认定智障人的刑事责任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必须以法定程序的鉴定结果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