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犯罪可以离婚吗


夫妻一方犯罪是可以离婚的。在我国,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使夫妻中有一方犯罪,另一方仍然有权选择是否继续维持这段婚姻关系。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能就离婚事宜,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包括一方犯罪的情况,那么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然后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但这种情况在一方犯罪时,实践中可能存在困难,因为犯罪方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难以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手续 。 所以,更多时候会选择诉讼离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方犯罪,若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比如犯罪行为极其恶劣,让另一方从情感上完全无法接受,对未来共同生活彻底丧失信心等,经调解无效,法院应当准予离婚。比如一方因严重暴力犯罪被判刑,另一方无法再忍受与其维持婚姻关系,法院大概率会支持离婚。 另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想离婚的一方可以向自己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起诉时要准备好本人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起诉状,以及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材料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情况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等因素来做出判决。若犯罪情节较轻,另一方也愿意谅解并继续维持婚姻关系,或者双方有孩子等诸多因素需要权衡,法院可能会综合判断不准予离婚 。 总之,夫妻一方犯罪,另一方可以提出离婚,最终能否离婚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