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含义能否通过签订协议决定?


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含义是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决定的。 夫妻共同财产,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认定的夫妻在共同生活期间所拥有的财产,双方都能使用,包括物质、资金或者抽象财产等。在分配财产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评估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就意味着再婚夫妻可以通过签订书面协议,对共同财产的范围、归属等进行约定,这种约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比如,双方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再婚后一方的工资收入属于个人财产,不作为共同财产;或者某项婚后购买的房产,虽然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置,但约定归一方单独所有。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协议就是有效的。 不过,为了确保协议的效力和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协议最好详细、明确,对涉及的财产情况进行清楚说明。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进行财产公证。财产公证的流程如下:首先,当事人要准备好个人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 )、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财产情况及归属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审查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其次,准备好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然后,公证申请被受理后,公证员会审查财产协议内容、财产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订约是否受欺骗或误导,同时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当事人要如实回答并配合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后签字确认。最后,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拥有的财产,双方都有使用等权利。 财产公证:对涉及财产约定等事项进行公证,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和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