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肇事方是否可以报警?

我开车不小心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碰撞,我知道受害方可以报警,但我作为肇事方,也能报警来处理这个事故吗?我担心报警会对自己不利,又怕不报警后续会有麻烦,所以想了解一下肇事方到底有没有报警的权利。
展开 view-more
  • #肇事报警
  • #交通事故
  • #法律权利
  • #责任认定
  • #交通安全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肇事方是可以报警的。在法律层面,当发生交通事故等肇事情况时,报警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相关规定,该法第七十条明确指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这里并没有限制只有受害方才能报警,肇事方同样有权利和义务报警。肇事方报警有诸多好处。从法律责任认定方面来看,及时报警能让交警及时赶到现场,对事故的经过、原因等进行勘查和调查,从而依据事实和法律准确认定事故责任。这样可以避免因现场被破坏或证据丢失等情况,导致责任认定出现偏差。 从保障自身权益角度来说,报警后,肇事方可以在交警的指导下,正确处理事故后续事宜,比如协助救助伤者、配合调查等。如果肇事方主动报警,积极配合处理,在后续的责任承担和赔偿等方面,可能会被视为具有良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处理结果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报警后,由交警来主导事故的处理流程,能保证整个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避免双方当事人因情绪激动或其他因素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所以,肇事方不仅可以报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及时报警是明智的选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