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不还可以报警吗


欠债不还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报警的,不过报警后的处理结果可能和您预想的不太一样。 首先要明白,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方面的事情。欠债不还大多属于民事债务纠纷,这不在公安机关的直接管辖范围内,所以通常警方不会直接深入处理,一般只是帮忙调解一下。也就是说,报警之后警察可能只是帮忙联系欠债人,从中协调让对方还钱,但如果对方坚决不还,警察也没办法强制对方还钱。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分别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在接报案登记中注明。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对口头告知内容有异议或者不能当场判断的,应当书面告知,但因没有联系方式、身份不明等客观原因无法书面告知的除外。这就表明对于欠债不还这类民事纠纷,警察一般只是告知不属于他们处理范围。 不过,如果存在特殊情况,比如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财产,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了,这时候报警,警方就会慎重对待并立案处理。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看欠债人在借款时有没有欺骗的故意,比如编造虚假理由借钱,根本没打算还钱等情况。 如果只是普通的欠债不还,报警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话,您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等民事途径来解决。比如先和欠债人友好协商,看能不能达成一致让对方还钱;协商不成的话,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概念: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