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不会判处死刑?
我有个亲戚卷入了一起刑事案件,情况比较严重。我很担心他会被判处死刑,想了解一下法律上规定的不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这样心里能有个底,也能知道后续该怎么做。
展开


在我国,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为了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法律规定了多种不判处死刑的情形。 首先,从适用对象来看,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犯罪的时候”指的是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只要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哪怕审判时已成年,也不能判处死刑。“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包括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审判前在羁押受审时已是怀孕的妇女。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和胎儿权益的保护,相关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 其次,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是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状况和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对其作出的特殊规定。 再者,从犯罪情节和证据角度,如果犯罪情节不是极其严重,比如犯罪行为的手段并非特别残忍、后果不是特别严重、主观恶性不是极大等,也可能不判处死刑。并且,在证据方面,如果证据存在疑点、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根据“疑罪从无”“证据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也不会判处死刑。另外,犯罪后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可能成为不判处死刑的考量因素。《刑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分别对自首和立功作出了规定,对于自首、立功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