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直系亲属关系一览表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下在民法典里直系亲属关系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比如我想知道自己和哪些亲属算直系亲属,这种关系认定在法律上有什么用。平时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涉及亲属关系,像继承、赡养等,所以我特别想弄清楚这个直系亲属关系的界定。
展开


在法律上,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从血缘关系来看,就是生育自己以及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从婚姻关系来讲,配偶也属于广义上的直系亲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其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而直系亲属主要涉及的就是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些。 具体来说,父母和子女是最直接的直系血亲关系,父母生育了子女,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父母的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是子女的子女,他们之间同样存在着直接的血缘联系。配偶则是因婚姻关系而形成的直系亲属,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相互负有权利和义务。 直系亲属关系在很多法律事务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继承方面,根据民法典的继承编规定,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当被继承人去世时,其遗产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赡养义务上,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同时,在一些人身关系相关的法律事务中,如监护权的确定等,直系亲属也有着优先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