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开庭审理的规定期限是多久?
我有个民事案子进入二审了,心里很着急,想知道从二审立案开始,到开庭审理,法律规定的期限到底是多长时间啊?想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也能合理安排后续的事情,就想了解下这个期限的具体规定。
展开


在我国,民事二审开庭审理的期限有明确法律规定。 对于对判决的上诉案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不过要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得由本院院长批准。简单来说,就是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就会完成审理,但要是出现特殊情况,经过院长同意,时间可以往后延长。 而对于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同样是根据这条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这意味着这类案件的审理时间相对较短,在三十天内就得有个最终裁定结果。 法律设置这样的期限规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避免久拖不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法院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所以,作为当事人,可以根据这些规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应对措施。 相关概念: 二审终审制:就是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一个民事案件,一审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后,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到上一级法院进行二审,二审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的结果,不能再上诉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