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常见的交通安全酒驾误区有哪些?

我平时偶尔会开车出门,也知道酒驾很危险,可对于酒驾的界定和一些相关情况不太清楚。有时候喝了一点酒,不确定还算不算酒驾。像喝了含酒精的饮料、酒后隔了一段时间等情况,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认定为酒驾。所以想了解下常见的交通安全酒驾误区都有哪些。
展开 view-more
  • #酒驾误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交通安全领域,酒驾是一个严重且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很多人对酒驾存在一些误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交通安全酒驾误区。 误区一:酒量大,喝一点不会酒驾。有些人自认为酒量很好,觉得喝一点酒不会达到酒驾标准。但实际上,每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是不同的,而且酒驾的判定是根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不是个人的酒量大小。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所以,无论酒量大小,只要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标准,就会被认定为酒驾。 误区二:酒后多喝水能稀释酒精含量。部分人觉得酒后多喝水,通过排尿就能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其实,人体对酒精的代谢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多喝水并不能迅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一般每小时只能代谢10 - 15克酒精。多喝水可能会使尿液增多,但并不能加快酒精在体内的分解速度。所以,酒后多喝水并不能逃避酒驾的检测。 误区三:酒后隔了一夜就不是酒驾。很多人认为,前一天晚上喝酒,睡一觉第二天就没事了。但这要取决于饮酒量和个人的代谢能力。如果前一晚饮酒量较大,第二天早上体内的酒精可能还未完全代谢,此时开车仍可能达到酒驾标准。例如,有的人晚上大量饮酒后,第二天上午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依然超过20mg/100ml。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酒后隔了一夜就可以开车,最好通过酒精检测仪或者等待足够的时间,确保体内酒精完全代谢。 误区四:喝了含酒精的饮料不算酒驾。一些含酒精的饮料,如藿香正气水、荔枝酒等,饮用后也可能导致血液中酒精含量升高。虽然这些饮料的酒精含量相对较低,但如果大量饮用,也可能达到酒驾标准。所以,在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后,不要立即开车,以免被认定为酒驾。 误区五:酒驾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很多人只知道酒驾会被罚款、扣分、暂扣驾驶证等行政处罚,但不清楚酒驾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所以,酒驾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留下犯罪记录,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总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驾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