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各项方法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是企业在进行合并时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常见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下面来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不同。 权益结合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参与合并的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它们的资产、负债按照原来的账面价值合并,就好像这些企业一直是一家人,只是现在正式走到一起了。这种方法适用于参与合并的企业股东联合控制了合并后主体的经营和财务政策,并且不存在一方购买另一方的情况。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采用权益结合法。例如,A 公司和 B 公司都受 C 公司控制,A 公司和 B 公司合并就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因为不需要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评估。但它也有缺点,可能会虚增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因为资产和负债按账面价值计量,没有反映出市场的公允价值。 购买法,是将企业合并看作是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交易行为。购买方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所取得的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就好比你去买一件商品,要按照市场上的价格来确定它的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采用购买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因为它以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进行评估,而且评估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耗时。 两种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权益结合法下,由于资产和负债按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后的利润可能会较高,因为不需要对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的调整。而在购买法下,由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导致合并后的资产和负债金额较大,同时可能会产生商誉,商誉需要进行减值测试,这可能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合并的性质来决定。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采用权益结合法;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通常采用购买法。企业还需要考虑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总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企业应该在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