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和逆行相撞该如何赔付?


在探讨无证驾驶和逆行相撞如何赔付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事故责任划分和赔付的相关法律概念。事故责任划分,就是依据事故发生时各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赔付则是责任方根据责任比例,对受害方的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明确指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在无证驾驶和逆行相撞的事故中,这两种行为都违反了交通法规。无证驾驶意味着驾驶人没有合法的驾驶资格,不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知识,这本身就极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逆行则是明显地违反了交通行驶规则,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一般来说,如果双方都存在这两种违法行为,通常会判定双方都有责任,但具体的责任比例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要是一方的违法行为对事故发生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那么该方可能会承担主要责任。例如,若无证驾驶方在其他方面都遵守交通规则,只是没有驾驶证,而逆行方严重扰乱了正常交通流,那么逆行方可能会承担主要责任。 在确定责任比例之后,赔付问题就有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08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通常情况下,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是一种强制保险,旨在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得到基本的赔偿。如果赔偿金额超出了交强险责任限额,那么超出部分就会按照双方的责任比例来分担。比如,经过认定,无证驾驶方承担30%的责任,逆行方承担70%的责任,那么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无证驾驶方就需要赔付30%,逆行方赔付70%。 不过,如果事故中有一方没有购买交强险,那么未购买交强险的一方就需要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进行赔偿,超出部分再按照责任比例分担。另外,如果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所以,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然后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