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户被取消的条件是什么?
我是农村的,家里有亲属是五保户。最近村里有人说他可能会被取消五保户资格,我不太清楚具体啥情况会被取消。就想了解下,在咱们国家的法律里,农村五保户被取消资格都有哪些条件呀?
展开


农村五保户是指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五保户被取消的条件: 首先,从经济状况来看,如果五保户有了稳定且足够的生活来源,就可能会被取消资格。比如原本依靠政府救助生活,但后来继承了一笔较大的财产,或者获得了稳定的工作收入等。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再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而第六条明确规定了五保户需无生活来源等条件,当经济状况改善有了生活来源时,就不符合该条件了。 其次,有了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并且义务人有能力履行义务的,也会被取消。例如之前一直独自生活被认定为五保户,但子女成年后有了稳定收入和赡养能力,愿意承担赡养责任,这种情况下五保户资格就可能被取消。 再者,五保户自身情况发生变化,不再是无劳动能力的状况时,也可能会被取消。比如原本因残疾被认定为无劳动能力,后来经过治疗康复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维持生活。 最后,如果五保户死亡,其五保户资格自然就会被取消。在实际操作中,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相关部门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核准,最终确定是否取消其五保户资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