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生效的条件具体是什么?
我最近想要签订一份合同,但是不太清楚合同生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担心要是合同生效条件没达到,签了也白搭,心里不踏实。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一份合同要生效具体得具备什么条件呀?
展开


合同要产生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要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当事人得有能力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能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楚的认识。比如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应该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像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等,可能就不具备完全的缔约能力。法人、非法人组织则要在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签订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其次,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要真实。简单说就是,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得一致。要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合同,那这份合同可能就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也是《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所明确要求的,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 再者,合同不能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面合同内容得合法,合同里约定的权利、义务以及涉及的对象等,都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另一方面合同目的也要合法,不能存在用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情况。法律明确规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 另外,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合同内容得明确具体,让双方清楚知道各自的权利义务,如果内容模糊不清、无法确定,那合同在履行时就会产生问题,影响其效力。 最后,在形式方面,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就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否则,可能会影响合同的生效。 总之,一份合同要生效,需要综合满足上述多个条件,才能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保障双方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