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合同会被视为无效合同?


在法律中,无效合同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被视为无效的合同情形: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他们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以他们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其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就是说双方并非真心实意按合同内容履行,只是做做样子,这样的合同没有真实意愿基础,自然无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再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如果合同违反了,就不会被法律承认。不过,如果该强制性规定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除外。《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另外,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就是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合同内容违背这些基本准则,比如以违法犯罪为内容等,合同就是无效的。同样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还有,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比如两人合谋签合同损害第三人利益,这种合同是不被允许有效的。 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这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随意免除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带来的责任。 合同中租赁期限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法律对租赁期限做了上限规定,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非法垄断技术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维护正常的技术市场秩序,保障技术成果所有者权益。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合同无效。企业经营要在合法范围内。 企业以借贷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无效。禁止企业非法借贷扰乱金融秩序。 出卖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另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将房屋交付使用,导致买受人无法取得房屋的合同无效。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有效,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