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信息领取公积金会有什么后果?
我发现有人冒用我的信息去领取公积金了,我很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我想知道这种冒用他人信息领取公积金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定性的,冒用者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我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冒用他人信息领取公积金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公积金是职工个人和所在单位共同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专款专用,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职工本人才能提取使用。冒用他人信息领取公积金,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通过虚假手段骗取本不属于自己的资金。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以欺骗手段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余额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退回骗取的住房公积金,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冒用他人信息领取公积金,性质更为恶劣。 从刑事责任角度看,这种行为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冒用他人信息领取公积金的数额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刑罚。 对于被冒用信息的人来说,如果发现自己的信息被冒用领取公积金,应第一时间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据,要求追回被冒领的公积金。同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冒用者的法律责任。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各种证据,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