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完了没按约定时间还钱会有什么后果?
之前和别人有债务纠纷,经过调解对方答应在某个时间还钱,还签了协议。但现在约定时间到了,对方却没还钱。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会怎么处理,想了解对方会面临什么后果,我又该怎么做来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在调解结束后,如果一方没有按照约定时间还钱,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我们要明确调解的性质。调解可以分为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等不同类型。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对民间纠纷进行的调解;法院调解则是在诉讼过程中,由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无论是哪种调解,一旦双方达成协议并签字确认,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如果是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内容。此时,调解协议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要是法院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就是说,法院调解的效力更高,不履行调解协议的一方会面临强制执行的风险。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此外,不履行调解协议还钱还可能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如果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仍然拒不履行,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比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