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员违法时法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当公司人员违法时,法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确法人的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法定代表人则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责任。 在民事责任方面,如果公司人员的违法行为是在执行公司职务过程中发生的,并且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也就是说,公司作为法人组织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法定代表人通常不需要直接承担民事赔偿,但可能会因为代表公司处理相关事务而参与其中。例如,公司员工在运输货物过程中因违规操作导致他人受伤,公司需要对伤者进行赔偿。 在行政责任方面,如果公司人员的违法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规定,相关行政机关可能会对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被给予行政处罚。比如,公司财务人员偷税漏税,税务机关可能会对公司处以罚款,也可能会对法定代表人进行警告或者罚款等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刑事责任方面,某些情况下,如果公司人员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且属于单位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里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可能包括法定代表人。例如,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公司要被判处罚金,法定代表人作为主要负责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公司人员违法时,法人(公司)通常要承担相应责任,法定代表人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要根据具体的违法情况、是否与职务相关以及法律规定等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