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别人银行卡属于什么罪?


在我国,单纯借别人银行卡的行为不一定直接构成犯罪,但这种行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法律风险,并且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会涉嫌相关犯罪。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从一般规定来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存款人使用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虽然这里并没有直接规定借卡属于犯罪,但这属于违规行为,银行有权对相关账户进行管控,可能会限制账户的使用,甚至注销账户。 在某些情形下,借卡行为可能会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借卡人明知对方会利用该银行卡进行网络犯罪活动的资金流转等支付结算行为,还将银行卡借给对方使用,那么就可能构成此罪。比如,他人利用银行卡实施电信诈骗,将诈骗所得的资金通过借来的银行卡进行转移,借卡人在知晓这种情况的前提下仍提供银行卡,就涉嫌该罪名。 此外,借卡行为还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借卡人在得知银行卡内的资金是犯罪所得或者犯罪所得产生的收益后,仍然继续使用该银行卡协助他人进行资金的转移、洗白等行为,就可能构成此罪。例如,犯罪分子将盗窃所得的款项存入借来的银行卡,借卡人在明知的情况下,还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将款项转出,这种行为就符合该罪名的构成要件。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借卡人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而借卡,并且实施了冒用他人信用卡等行为,还有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如果借卡人未经持卡人同意,擅自使用银行卡进行大额消费等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冒用他人信用卡,从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综上所述,借别人银行卡本身不一定构成犯罪,但如果与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联,就可能触犯多种罪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随意出借自己的银行卡,同时也不要借用他人银行卡从事可能存在风险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