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立功表现有哪些?


在刑事案件中,立功表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立功表现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立功可以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立功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一是揭发他人犯罪行为。这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其他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包括与本案无关的他人的犯罪行为,也包括共同犯罪中其他犯罪嫌疑人除本案之外的其他犯罪行为。所揭发的犯罪行为必须可以被认定为犯罪,并且要经过司法机关查证属实。 二是提供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向司法机关提供未被掌握的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比如犯罪的时间、地点、参与人、犯罪手段等,使得司法机关能够据此侦破其他案件。 三是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在主观上有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故意,并且实施了阻止犯罪活动的行为,无论此阻止行为是否成功使犯罪行为无法发生,都可以认定为立功。 四是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这包括提供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点、活动规律等信息,或者带领司法人员前往抓捕等行为,帮助司法机关顺利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 五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例如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等。这种表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进行综合判断和认定。 立功表现的认定需要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一般来说,司法机关会调查核实立功行为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关联性。对于立功表现的认定,应当遵循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