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45天属于哪种拘留?


在我国,正常情况下没有一种合法的拘留类型期限能达到45天,拘留45天可能属于超期羁押,是违法行为。 我国的拘留分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行政拘留,它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较为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就会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并在行政拘留所执行。要是对拘留不服,还能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比如有人因为打架斗殴情节较轻,可能就会面临行政拘留。 其次是司法拘留,这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情节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最长是15天。比如在法庭上大吵大闹、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就可能被司法拘留。 最后是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正常情况下,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所以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 如果出现拘留45天的情况,很可能违反了法律规定的拘留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相关概念: 超期羁押:指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的羁押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羁押时限的一种违法行为。 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 重大嫌疑分子:指有重大的实施犯罪嫌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