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和利得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事务时,对利润和利得这两个概念总是区分不清。在做财务报表和分析公司经营状况时,很想搞明白它们到底有啥不同,比如在计算方式、法律规定的定义等方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让我能准确把握这两个概念。
展开


利润和利得在法律层面有不同的定义和特点。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二者的区别: 从概念上看,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扣除相应成本、费用、税金等之后的剩余部分。而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简单来说,利润是企业正常经营的成果,利得则是偶尔发生的额外收益。 在计算方式上,利润通常按照“收入 - 费用 = 利润”的公式来计算。这里的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费用则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利得一般是在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它不参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计算。比如企业出售一项闲置的固定资产,获得的价款高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就是利得。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而利得虽然也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不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财务报表中,利润会体现在利润表中,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利得通常会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相关项目中单独列示,以便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准确区分利润和利得,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以及投资者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