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失费与精神抚慰金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法律纠纷案例中看到了精神损失费和精神抚慰金这两个词,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在人身伤害案件里,有时候判赔精神损失费,有时候又是精神抚慰金,我想弄明白这两者之间具体的区别。
展开


精神损失费和精神抚慰金在很多情况下容易让人混淆,但实际上它们存在一定区别。 精神损失费,从法律角度来看,它是公民因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而向侵权人主张的赔偿费用。这里的人格权利涵盖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也就是说,当这些人格权利受到侵害且达到严重程度时,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费。 精神抚慰金,它是一种更宽泛的概念,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对受害人精神痛苦的一种金钱补偿方式。它不仅适用于民事侵权领域,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可能涉及。例如在一些犯罪行为导致受害人遭受精神创伤的案件中,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被告人支付精神抚慰金。不过,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情况相对复杂,有的法院可能基于刑事处罚已对被告人进行了制裁等因素,对精神抚慰金的支持比较谨慎。 从本质上来说,精神损失费更侧重于因人格权利被侵害而产生的赔偿;而精神抚慰金更强调对受害人精神痛苦的抚慰,适用范围相对更广一些。但在实际的司法操作中,两者在很多时候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最终的判赔还是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