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失费和心理损失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跟人产生了纠纷,感觉精神和心理上都受到了伤害。我想了解下,精神损失费和心理损失费到底是咋回事啊?它们一样吗?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呢?我能不能要求对方赔偿这两项费用呢?
展开


精神损失费和心理损失费这两个概念在日常交流中常常被提及,不过在严格的法律层面,并没有“心理损失费”这样的表述,与之相关的规范概念是“精神损害抚慰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损失费。 精神损失费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权益或者特定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导致精神痛苦,而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精神因为他人的侵权行为受到伤害时,你可以要求对方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来弥补你所遭受的痛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里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既包括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也涵盖了特定财产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形,但前提是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严重精神损害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侵权行为的性质、手段、场合、后果等。一般来说,如果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明显的精神症状,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就可能被认定为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 至于赔偿数额的确定,法院通常会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虽然“心理损失费”不是法律术语,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将其与精神损失费等同看待。在处理相关纠纷时,我们还是应该依据法律规定,以精神损害赔偿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