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额与营业收入有什么区别?
我开了一家小店,在记账和报税的时候,总是搞不清楚营业额和营业收入。我知道这两个概念可能不同,但具体区别在哪呢?这对我的税务申报和财务管理很重要,所以想了解一下它们在法律规定和实际应用中有啥不一样。
展开


营业额和营业收入是在商业经营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法律层面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应用。 营业额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它侧重于销售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入规模,不论这些收入是否实际能够确认归属为当期的经营成果。比如,一家商场在一个月内所有商品的销售金额总和就是这个月的营业额,这里面可能包含了一些预收账款或者退货可能性较大的销售情况。 营业收入则是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只有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才予以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例如,一家建筑公司按照工程进度确认的收入,只有当完成了相应的工程节点,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这部分收入才会确认为营业收入。 简单来说,营业额更像是一个流水账式的统计概念,记录了企业销售活动的资金流水规模;而营业收入更注重收入的归属期间和确认条件,是对企业实际经营成果的一种核算。在税务申报和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营业收入是更关键的指标,因为它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纳税义务。营业额虽然也能反映企业的业务规模,但在财务和税务处理上,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更为严格和规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