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与经营收入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报表时,对营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在法律和财务层面上各自的界定是怎样的,这种区别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估产生什么影响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营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在财务和法律层面上是有区别的。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主要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比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收入,商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则是企业非经常性的、兼营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像销售原材料、出租固定资产等取得的收入。相关的法律依据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该准则对企业收入的确认、计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营业收入的核算要遵循这些准则规定。 经营收入一般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比如学校的校办工厂、医院的附属药房等取得的收入。对于经营收入的规范,主要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相关规定,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这些规定对经营收入进行合理的核算和管理。 从区别来看,首先二者的适用主体不同,营业收入适用于各类企业,而经营收入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其次,核算范围也存在差异,营业收入的范围更广,涵盖了企业各种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经营收入则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特定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评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