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有什么区别?


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都是企业财务中衡量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它们在概念和计算方式上存在一定区别。 经营利润主要是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经营效益。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强调的是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企业主要靠做什么生意赚的钱,不考虑那些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的收支。比如一家生产服装的企业,它通过生产和销售服装所获得的利润就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 营业利润的范围则更广一些。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不仅包含了经营利润,还考虑了其他业务收支以及一些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因素。其他业务收支就是企业除了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产生的收入和成本,比如服装企业把闲置的仓库租出去获得的租金收入就属于其他业务收入。资产减值损失就是企业的资产因为各种原因贬值了,比如存货因为市场价格下跌而减值。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是企业持有的一些资产,像股票、债券等,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在计算方式上,经营利润的计算公式通常为:经营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这里的营业收入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就是为了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产品所发生的成本。而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 = 经营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 - 投资损失)。 相关法律虽然没有直接对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式作出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核算和记录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包括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的计算和披露。企业要按照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了解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的区别,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有助于投资者等外部人员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