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低保和二类低保有什么区别?
我想申请低保,听说有一类低保和二类低保之分,但不太清楚它们具体有啥不同。比如在保障金额、申请条件等方面,不知道自己适合申请哪一类,想了解一下这两者的详细区别。
展开


一类低保和二类低保是我国低保制度中针对不同困难程度家庭设立的保障类别。下面我们分别从定义、申请条件、保障标准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 首先是定义。一类低保主要针对的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居民,这类人群通常是重度残疾、重大疾病患者等,生活基本完全不能自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活困境。二类低保则是针对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居民,这类人群可能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患有慢性疾病、轻度残疾等,导致收入较低,生活存在一定困难。 在申请条件上,一类低保的申请条件相对更为严格。申请人需要提供证明自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相关材料,比如医院的诊断证明、残疾鉴定报告等。二类低保的申请人需要证明自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同时家庭财产状况也需要符合规定,不能有大额存款、高档消费品等。 保障标准方面,一类低保的保障金额通常会高于二类低保。这是因为一类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程度更为严重,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来维持基本生活。具体的保障金额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依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各地会根据这个原则,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一类低保和二类低保保障标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