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约定有法律效力吗
最近在考虑和另一半对财产做个约定,心里又有点不踏实,想知道这种夫妻财产约定到底具不具有法律效力呀?要是有效力的话,以后遇到财产纠纷就能按约定来处理,也省心。就想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夫妻财产约定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简单来说,夫妻之间可以通过书面约定来安排财产归属等问题,这个约定对夫妻双方都有约束。比如夫妻书面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归自己所有,那么在财产分配等事情上就得按这个来。 不过,要使夫妻财产约定有效,还得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必须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婚姻当事人订立,他人不得代理。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必须是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正常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做的约定是无效的。二是约定必须自愿,意思表示真实。要是一方是被欺诈、胁迫,或者是在乘人之危等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作出的约定,那就是无效的。比如一方拿另一方家人的生命安全威胁,强迫对方签财产约定,这肯定不行。三是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并且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约定不能超越夫妻有权支配的财产范围,不能规避法律义务,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像约定逃避抚养孩子的义务,或者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约定都是无效的。 此外,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就是对夫妻双方有效力;对外的话,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由于夫妻财产约定没有公示,一般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利益,只有第三人明知该约定时,才对第三人发生法律约束力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